曾经风生水起的丹麦珠宝品牌潘多拉,如今在中国市场遭遇“水逆”。
潘多拉集团在8月15日发布的二季度业绩公告中提到,2025年一季度,潘多拉在中国的销售额仅实现9600万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1.1亿元),同比下滑11%,二季度潘多拉中国市场同店销售再跌15%,而潘多拉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3%。其中中国市场营收占比只有1%,同2019年的9%相差甚远。
目前预计将关闭中国至多100家店,较此前“至少50家”的预期有所增加。另据市场消息,潘多拉集团将在中国市场开启大规模裁员。潘多拉股价在公布第二季度业绩后下跌逾14%。
潘多拉于2015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通过“故事化”营销,“世界上难以找到两条一模一样的潘多拉手链”及其独特的“手链+串珠”DIY产品模式,单个饰品从2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宠粉”价格,吸引了众多年轻女性消费者追逐浪漫、轻奢的需求。
2016年,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高达175%。到2019年,短短四年间,其门店数量就突破了240家,2017年单年新增门店数更是达到58家。巅峰时期去潘多拉的线下门店,都是要排队等候的。2019年,潘多拉中国市场营收达到19.7亿丹麦克朗(约合21.3亿人民币),占全球收入的9%,同店销售额年均增速超20%。
2020年开始,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持续下滑。从2021年到2024年,潘多拉在中国的销售额分别为11.26亿克朗、7.37亿克朗、5.64亿克朗和4.16亿克朗。2024年较2019年大跌近八成。
财报显示,潘多拉在2025年整体业绩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地区领跌明显。除了中国市场,几个主要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也出现了高个位数的下降。英国市场的可比销售额下降9%,法国和意大利下降7%,德国下降6%。
不同的是,占其总收入三分之一的美国市场在全球销售疲软的背景下依然表现突出。“美国市场继续逆势而上。”潘多拉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拉西克(Alexander Lacik)表示。
关税和材料价格上涨将极大影响潘多拉未来的发展。白银是其珠宝的关键原材料,目前价格接近 15 年来的最高水平。潘多拉的所有珠宝均在泰国的两家工厂生产,是受关税影响最大的欧洲公司之一。
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美国贸易关系进行全面改革期间,泰美两国达成一项协议,此后美国对泰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4月份宣布的36%降至19%。潘多拉表示,当前的关税水平将使公司2025年损失 2 亿丹麦克朗(约合 3130 万美元),2026年损失 4.5 亿丹麦克朗。
该公司称,预计能够 “通过定价、成本效率和经营杠杆的结合”,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关税和汇率带来的 “大部分” 影响。潘多拉表示,将考虑进一步提价和新的成本削减措施,以应对关税带来的影响。为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该公司在4月份将价格提高了4%,8月份又以 “低个位数” 的幅度提价。
潘多拉中国官网记录的大陆在营门店约183家,若关闭亏损门店后,潘多拉在中国大陆的门店将不足百家。分析认为,潘多拉在中国失宠背后的原因是,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把 “保值” 排在购买决策的首位。如今中国珠宝市场上,随着国内消费者愈发看重“保值”属性,“不如买黄金”的观念成为主流。潘多拉产品多以925银、铜银合金及人造宝石为主要材料,保值性欠佳。潘多拉产品在二手市场的回收价极低,多被按照银饰克重计价,每克价格在5至10元不等,不少商家甚至直接拒收。
新宝优配-配资平台开户-配资头条网-配资怎么玩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